產品說明
藥理作用
本復方的抗菌成分為頭孢哌酮和舒巴坦。頭孢哌酮為第三代頭孢菌素,通過抑制敏感細菌細胞壁的生物合成而達到殺菌作用。除奈瑟菌科和不動桿菌外,舒巴坦對其它細菌無抗菌活性,但是舒巴坦對由β-內酰胺類抗生素耐藥菌株產生的多數重要的β-內酰胺酶具有不可逆的抑制作用,因而可保護β-內酰胺類抗生素免受耐藥菌β-內酰胺酶的水解破壞。兩者合用時,具有明顯的協同作用。由于舒巴坦可與某些青霉素結合蛋白相結合,因此敏感菌株通常對本復方制劑的敏感性較單用頭孢哌酮時更強。
本復方制劑對所有對頭孢哌酮敏感的細菌均具有抗菌活性。體外主要對以下微生物有活性。
革蘭氏陽性需氧菌:
金黃色葡萄球菌(產生和不產生青霉素霉的菌株)、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化膿性鏈球菌(A組-溶血性鏈球菌)、無乳鏈球菌(B組-溶血性鏈球菌)、大多數溶血性鏈球菌、腸球菌(糞鏈球菌、類鏈球菌、堅忍鏈球菌)。
革蘭氏陰性需氧菌:
大腸桿菌、克雷伯桿菌屬(包括肺炎克雷伯桿菌)、腸桿菌屬、枸櫞酸菌屬、流感嗜血桿菌、奇異變形桿菌、普通變形桿菌、摩根氏菌、雷氏普羅維登斯菌屬、沙雷菌屬(包括粘質沙雷菌)、沙門菌屬和和志賀菌屬、銅綠假單孢菌和某些其他假單孢菌屬、醋酸鈣不動桿菌、淋球菌、腦膜炎奈瑟菌、百日咳桿菌、小腸結腸炎耶爾森菌。
厭氧微生物:
革蘭氏陰性桿菌(包括脆弱擬桿菌屬、其他擬桿菌屬和梭桿菌屬)、革蘭氏陽性和革蘭氏陰性球菌(包括消化球菌、消化鏈球菌和韋榮氏球菌屬)、革蘭氏陽性桿菌(包括梭狀芽孢桿菌、真桿菌和乳桿菌屬)。
毒理研究
目前尚無本復方的遺傳毒性、生殖毒性(除皮下給藥有部分試驗結果,見頭孢哌酮部分)和致癌性研究資料,各單藥的毒理研究可參考以下相關資料。
頭孢哌酮
遺傳毒性:體內、外的遺傳毒性研究均未發現本品有致突變作用;人淋巴細胞的染色體畸變試驗結果陰性,但在進行本品的全血細胞培養時,發現染色體斷裂增多。
生殖毒性:臨床前安全性研究資料表明,頭孢哌酮在所有測試劑量下對青春期前大鼠的睪丸均產生不良反應。頭孢哌酮皮下注射1000mg/kg日(約為成人平均劑量的16倍)可導致大鼠睪丸重量降低,精子生成受到抑制,生殖細胞數量減少和滋養細胞胞漿內空泡形成。在劑量為100-1000mg/kg日范圍內,其損害的嚴重程度與劑量有關。低劑量可引起精子細胞輕微減少,在成年大鼠中未觀察到此改變。除最高劑量外,這種組織學損害在各劑量組均為可逆性的。盡管如此,這些試驗并未對大鼠以后的生殖功能進行評價。尚未確定上述發現與人體的關系。
新生大鼠皮下注射頭孢哌酮/舒巴坦,按1:1的比例(300mg/kg/日+300mg/kg/日)用藥1個月后,可導致大鼠睪丸重量降低,并且出現未成熟的小管。由于年幼大鼠睪丸的成熟情況存在很大程度的個體差異,并且在對照組中也發現未成熟的睪丸,因此尚不確定上述現象是否與藥物有關。給予幼犬超過成人平均劑量10倍的頭孢哌酮/舒巴坦時,未發現上述情況。
舒巴坦和頭孢哌酮均可通過胎盤屏障,但尚未在妊娠婦女中進行充分和嚴格對照的試驗。由于動物生殖研究的結果通常不能預測人體的情況,因此,只有在醫生認為必要時孕婦才能使用本品。哺乳期用藥只有少量的舒巴坦和頭孢哌酮能分泌到人體的母乳中,盡管只有少量的舒巴坦和頭孢哌酮能夠進入到母乳中,但哺乳期婦女仍應慎用。
致癌性:尚無有關本品長期應用的致癌潛在性研究。
舒巴坦
遺傳毒性:尚未見有研究報道。
生殖毒性:在給予小鼠、大鼠和兔的劑量達人用劑量的10倍時,未發現本品有生育力損傷和對胎兒的毒性。但是無充分和嚴格的孕婦研究資料,動物與人的相關性尚不清。
致癌性:尚未見研究報道。
【藥代動力學】
靜脈注射2.0g頭孢哌酮/舒巴坦(1g頭孢哌酮和1g舒巴坦)5分鐘后,頭孢哌酮和舒巴坦的平均血清峰濃度值分別為236.8微克/毫升和130.2微克/毫升,蛋白結合率分別為70%~90%和38%,提示舒巴坦分布容積(18.0-27.6L)大于頭孢哌酮的分布容積(10.2-11.3L)。
肌內注射1.5g頭孢哌酮/舒巴坦(1g頭孢哌酮、0.5g舒巴坦)后,舒巴坦和頭孢哌酮在15分鐘至2小時血清濃度達到峰值,頭孢哌酮和舒巴坦的平均血清峰濃度分別為64.2微克/毫升和19.0微克/毫升。
頭孢哌酮和舒巴坦均能較好地分布到各組織和體液中,包括膽汁、膽囊、皮膚、闌尾、輸卵管、卵巢、子宮和其他組織及體液中。對血腦屏障滲透性較差。
本品在體內幾乎不代謝,以原形排出體外。注射頭孢哌酮/舒巴坦后,其中約84%的舒巴坦和25%的頭孢哌酮經腎臟排泄,其余的頭孢哌酮大部分經膽汁排泄。舒巴坦的平均半衰期約為1小時,頭孢哌酮平均半衰期約為1.7小時。血藥濃度與給藥劑量成正比。數值與已發表的兩者單獨使用的數值一致。
有報道,頭孢哌酮/舒巴坦多劑給藥后兩種組分的藥物動力學參數均無顯著變化,每8-12小時注射一次時未發現藥物蓄積。
尚無證據表明注射頭孢哌酮/舒巴坦復方制劑后兩種組分之間存在藥物動力學相互作用。
肝功能不全患者用藥:參見注意事項部分
腎功能不全患者用藥:
不同程度腎功能障礙患者注射頭孢哌酮/舒巴坦后,舒巴坦的藥物總消除率與估計的肌酐清除率密切相關。在腎功能衰竭患者中,舒巴坦的半衰期明顯延長(在兩項研究中分別平均為6.9小時和9.7小時)。在血液透析患者中,舒巴坦的半衰期、藥物總清除率和表觀分布容積均發生了明顯改變。未觀察到頭孢哌酮的藥物動力學參數在腎功能衰竭患者中有顯著差異。
老年患者用藥:
在伴有腎功能不全和肝功能受損的老年人群中進行了頭孢哌酮/舒巴坦的藥物動力學參數的研究,與正常健康受試者相比,在這些患者中舒巴坦和頭孢哌酮均顯示出半衰期延長,藥物清除率降低和表觀分布容積增加。舒巴坦的藥物動力學參數與腎功能的損害程度高度相關,而頭孢哌酮的藥物動力學參數則與肝功能的損害程度關系密切。
兒童用藥:
在兒科患者中進行的研究顯示,與成人數據相比頭孢哌酮/舒巴坦各成分的藥物動力學參數無明顯改變。舒巴坦在兒童中的半衰期范圍為0.91至1.42小時,頭孢哌酮為1.44至1.88小時。
【用法用量】
1、 成人用藥
頭孢哌酮/舒巴坦成人每日推薦劑量如下:
比例 頭孢哌酮/舒巴坦(克) 頭孢哌酮(克) 舒巴坦(克)
1:1 2.0~4.0 1.0~2.0 1.0~2.0
上述劑量分等量,每12小時給藥一次。在嚴重感染或難治性感染時, 頭孢哌酮/舒巴坦的每日劑量可增加到8g(1:1頭孢哌酮/舒巴坦,即頭孢哌酮與舒巴坦各4g)。病情需要時,接受1:1頭孢哌酮/舒巴坦治療的患者可另外單獨增加頭孢哌酮的用量,所用劑量應等分,每12小時給藥一次。舒巴坦每日推薦最大劑量為4g。
2、肝功能障礙患者的用藥:參見注意事項部分
3、腎功能障礙患者的用藥:
腎功能明顯降低的患者(肝酐清除率<30毫升/分鐘)舒巴坦消除減少,應調整頭孢哌酮/舒巴坦的用藥方案。肌酐清除率為15-30毫升/分鐘的患者每日舒巴坦的最高劑量為1g(即本品最大劑量為2.0 g),分等量,每12小時注射一次。肌酐清除率<15毫升/分鐘的患者每日舒巴坦的最高劑量為500毫克(即本品1.0g),分等量,每12小時注射一次。遇嚴重感染,必要時可單獨增加頭孢哌酮的用量。
在血液透析患者中,舒巴坦的藥物動力學特性有明顯改變。頭孢哌酮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血清半衰期輕微縮短。因此在血液透析后,應給予一劑頭孢哌酮/舒巴坦。
4、 靜脈給藥
1)用間歇靜脈滴注時,每瓶頭孢哌酮/舒巴坦用適量的5%葡萄糖溶液或0.9%注射用氯化鈉溶液溶解(見下表),然后再用上述相同溶液稀釋至50-100毫升供靜脈滴注,滴注時間應至少為30-60分鐘。
盡管乳酸鈉林格注射液可作為頭孢哌酮/舒巴坦靜脈注射液的溶媒,但不能用于本品最初的溶解過程。
2)采用靜脈推注時,每瓶頭孢哌酮/舒巴坦應按上述方法溶解,靜脈推注時間至少應超過3分鐘。
使用/操作說明
1)本品的溶解
1.0g規格的本品裝于耐壓小瓶中,其溶解所需水量及溶解后濃度見下表:
總劑量 等劑量的 水溶后總容量 最大終濃度
(g) 舒巴坦+頭孢哌酮 (ml) (mg/ml)
1.0 0.5+0.5 4.0 125+125
頭孢哌酮/舒巴坦在頭孢哌酮和舒巴坦分別為10-250毫克/毫升和5-125毫克/毫升濃度范圍內,可與注射用水,5%葡萄糖注射液,生理鹽水,5%葡萄糖和0.225%氯化鈉注射液,5%葡萄糖和0.9%氯化鈉注射液等配伍。
2)乳酸鈉林格注射液
頭孢哌酮/舒巴坦應使用滅菌注射用水進行溶解(參見配伍禁忌乳酸鈉林格注射液部分)。采用兩步稀釋法:先用滅菌注射用水溶解,再用乳酸鈉林格注射液稀釋至舒巴坦的濃度為5毫克/毫升的溶液(用2毫升初配液稀釋至50毫升乳酸鈉林格注射液中或4毫升初配液稀釋至100毫升乳酸鈉林格注射液中)。
【不良反應】
1、一般而言,患者對本品耐受性良好,大多數不良反應為輕度至中度,可以耐受,不影響繼續治療。從約有2500名患者參加的比較性或非比較性臨床試驗數據庫中觀察到下列不良反應:
胃腸道反應:與其他抗生素一樣,使用本品時最常見的副作用是胃腸道反應。據報道,腹瀉(稀便)腹痛最為常見,其次是惡心及嘔吐,發生率為3.6-10.8%。
皮膚反應:與所有青霉素類和頭孢菌素類一樣,本品可引起過敏反應,表現為斑丘疹、蕁麻疹、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和藥物熱,發生率為0.8-1.3%,易發生于有過敏病史,特別是對青霉素過敏的中性粒細胞輕度下降病人。
血液系統:與其他β-內酰胺類抗生素一樣,長期使用本品有導致可逆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的可能。一些病人對直接庫姆斯試驗呈陽性反應。曾報道有血紅蛋白及紅細胞壓積的降低。曾發現有一過性的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和血小板減少的現象,低凝血酶原血癥也曾有報道。
其它不良反應:小于1%的患者中出現頭痛、發熱、注射處疼痛、寒戰等不良反應。應用本品期間飲酒或接受酒精藥物者可出現雙硫侖樣反應( disulfirm)。
實驗室檢查異常現象:在所報道的病例中6.3-10%的病例谷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堿性磷酸酶或血膽紅素有一過性升高,尿素氮及肌酐增高,菌群失調等。
局部反應:肌內注射時,本品耐受性良好,偶有注射部位一過性的疼痛。與其它頭孢菌素類和青霉素一樣,用靜脈插管輸注時,有些患者會在輸注部位發生靜脈炎。
2、有報道,本品上市后還發生了下列不良反應:
1) 一般不良反應:過敏反應(包括休克)等。
2) 心血管系統:低血壓等。
3) 胃腸道:偽膜性腸炎等。
4) 造血系統:淋巴細胞減少癥等。
5) 皮膚/附件:瘙癢,Stevens-Johnson綜合征等。
6) 泌尿系統:血尿等。
7) 血管系統:血管炎。
【禁忌】
對青霉素類、舒巴坦、頭孢哌酮及其它頭孢菌素類抗生素類藥物過敏者禁用。